唐代著名贤相姚崇历仕五朝,三次拜为宰相,高位不骄,低位不馁,两袖清风,政绩斐然,特别是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,贡献尤多,影响深远。“与其浊富,宁比清贫。”为了劝诫子孙晚辈,姚崇以卓越的远见、襟怀、智慧和文化风骨,写下了《执秤诫》《执镜诫》《辞金诫》《冰壶诫》等诫文,教育后人厚德修身、公正为官,勿图富贵、清白廉洁。 详细
藩篱——大唐贤相姚崇的家风家训
截镫留鞭
人称“救时宰相”,以“十事要说”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
他少年习武,长乃好学,入仕后在十几个州做过地方官,先后在武则天、睿宗、玄宗三朝为相,人称“救时宰相”。他以其政治纲领“十事要说”辅佐唐玄宗李隆基,大刀阔斧地整顿朝政,开创了大唐开元盛世。
“以不贪为宝”,长安城中没有私人住宅
作为一位心系百姓的当朝宰相,姚崇一生“以不贪为宝”“以廉慎为师”,即便在唐朝国力达到鼎盛,个人官位达到至极的开元时期,他依然“耸廉勤之节,塞贪竞之门”,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。
写下《冰壶诫》等“五诫”,告诫子孙持廉守节冰清玉洁
他把他长期实践中体悟出来的道理,凝聚成这两个字,作为家族的“藩篱”,心灵的屏障,给后世定了规矩、立了准绳,要后世晚辈随时警惕,世代遵守,懂规范、守规矩,勿逾越。
三门峡古称陕州,自西周至唐宋以来,是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之间的重要州郡。三门峡市陕州区,原称陕县,建县已有2400多年。其地东有崤山咽喉古道,西有函谷雄关,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这里物华天宝,历史悠久,文化深厚,人才辈出。悠悠的历史长河,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,为这块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。
公正 法者,天下公器;官者,庶人之师。其身既正,不令而行。在下无怨,唯上之平。故曰:上之所仰,人皆其向;我之所教,人皆其效。心苟至公,人将大同。心能执一,政乃无失。
和人 琴者,乐之和也。君子抚之,以和人心。夫其调五音,谐六律,则移风易俗。乐导至化,声感人情,故易俗以雅乐,和人以正声。
廉慎 尔以金玉为宝,吾以廉慎为师;尔以夜昏可纳,吾将暗室不欺。若尔有赠,吾今取之,尔则丧宝,吾则怀非。故曰:欲人不知,莫若无为。欲无悔吝,不若守慎。
守谦 自开辟以来,书籍所载,德薄任重而能寿考无咎者,未之有也。故范蠡、疏广之辈,知止足之分,前史多之。况吾才不逮古人,而久窃荣宠,位逾高而益惧,恩弥厚而增忧。
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王永平
与其浊富 宁比清贫
姚崇不仅一生报效国家,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名相,而且治家严谨,颇负盛名。他举族聚居洛阳,四世同堂,长幼有序,彬彬有礼。他的子侄都深受他的教诲,忠君报国,有所作为。姚崇临终之际,撰写《遗令诫子孙文》,这是充满了人生哲理和智慧的文章。